5層以前沒啥好說的,戰(zhàn)力是關(guān)鍵,不是你碾壓怪就是怪碾壓你,5層開始怪普遍攻少血多,對撞才是難題,所以我們的重點是提高輸出。
一、陣容
能夠爬到5樓以上的玩家差不多都有一個自己比較穩(wěn)定的陣容,對于爬塔來說+5優(yōu)先一切,但也不要刻意上加5而放棄你原本的仙緣(傳功和紫花多到?jīng)]處用的除外),畢竟這游戲還要推圖和品劍。因小編自己也是紫英隊,而且目前最火的也是紫英隊,所以就拿紫英隊作下講解。
結(jié)蘿藍葵爬塔主力,特別是加4以后,雷系出了名的暴力,哪怕有副作用也依然是你隊伍里的輸出王牌,為了爬塔,這2個伙伴平時要注意培養(yǎng)。特別是結(jié)蘿還有個對位目標傷害加成,在布陣的時候大家要注意。
紫英作為MT,雖說輸出不夠但不可缺或,在技能裝備方面,單秒技和屬性技要靈活,有時候單秒技的傷害還不如上屬性免傷來得劃算。
紅葵是補刀的MVP,但是在爬塔的時候要體現(xiàn)她的作用需要一些運氣,如果能剛好在出大招前秒掉一個怪那么她的輸出是合格的,如果不能則會相對減少很多輸出,因為大招的傷害是平攤的。但是紅葵依然不能下陣,如果下陣為了湊緣讓她去援護的話,她的援護技能對爬塔毫無意義,甚至有反作用。
紫英隊的第5人比較靈活,小編認為最佳第五人景天無疑,景天在各方面沒有亮點,但勝在不會拖后腿,而且配紫英隊出酒神傷害也很可觀。厲巖爬塔很不錯,但品劍只能是個渣(跑題了)。
二、援護
其實援護才是重點,還要優(yōu)于陣容,目前爬塔的援護有4個是固定的,加體(云天河、徐長卿),加靈(沈欺霜、結(jié)蘿需上陣無視),加攻(夙瑤、姜承、拜月、明王),減防(清微、唐雪見、龍溟)。
第5個援護位比較靈活,如果厲巖沒上陣當然厲巖援護最好,可以給結(jié)蘿加靈和減敵攻,但是遇到特殊情況也要有特別的針對,比如對面怪放技能后防太高砍不動,那你需要上個詛咒、禁手或者禁靈,遇到對面怪攻高的且厲巖上陣,那么你就需要上一個減攻的援護。
在固定援護方面,加攻減防大家都可以理解,但也許有少部分玩家不理解加體,甚至加靈的用處,首先加體是為了在隊伍沒有奶的情況下補足被怪打出的傷害,然后是為了在第8回合后對撞的時候保持加體的BUFF才有對撞的優(yōu)勢,加靈是為了提高技能輸出還有大招輸出,貌似大招輸出只看己方靈力總量,不考慮雙方攻防。說道這里也要提個小知識,就是攻防一樣影響普通技能的傷害,只不過沒有靈力影響大而已。
在提高輸出上,對爬塔來說,加攻加靈減防,加體只要能保證覆蓋第8回合就可以隨便佩戴,當然在血線壓力大的情況可以考慮前排佩戴,根據(jù)自己伙伴的出手順序和加5情況按照優(yōu)先級靈活調(diào)整陣容和援護位是提高輸出的關(guān)鍵,需要注意的是,第3回合己方第一個出手后和第5回合己方第2個出手后會放大招,請在這2個時候保持有加靈的BUFF,如果你的先手是加5的風(fēng),請讓他帶加靈援護,不作第二種考慮。前排并非萬年不變單T,根據(jù)情況可以2T甚至3T,其中雷系防御比較高,可以去前排適當吃傷害換援護值。
三、劍走偏鋒、極限打法
IOS 1.18更新后,玩家可以自由切換裝配技能的屬性,對于爬塔來說是個福音,特別是某些釘子戶,例如一個前排土怪怎么打他都不疼,或者一個后排水怪使勁奶,把你打的輸出全奶回來,這種情況常規(guī)方法肯定很難過,那么我們不妨考慮帶5個風(fēng)或者5個土來針對這些“釘子戶”,因為副技能是固定傷害,就算沒有釘子戶也可以集中打掉1個來提高大招傷害和減少坦克壓力。
在怪的陣容方面有時候會遇到3個甚至4個怪的屬性相同,例如6~9還是10我記得是有4個火怪當時小編也卡了2天,后來換2個水系伙伴用雙倍傷害的大招過掉,這個方法有時候并不實用,因為你換上的伙伴除了大招外,平時輸出肯定不及你一直培養(yǎng)的伙伴。但是也不失為一種曲線過關(guān)的方法,在怎么打都過不了的情況下可以嘗試。
還有就是無論怎么打都差一點點過的,用元寶砸復(fù)活吧,要相信自己下次就過了。
四、秘籍
上面提到極限打法里帶5個相同屬性的副技能,對于平時沒有儲備的玩家來說也許短時間內(nèi)收集有難度,這里小編就告訴大家一個小秘籍,在實施前請多儲備還神丹。
在奪寶界面,最后一個技能碎片是可以無限搶奪的,例如,你把所有技能碎片都搶光,只剩下一個紫色風(fēng)技能碎片,那么你把紫色風(fēng)5個碎片搶齊合成,這個時候奪寶界面依然會顯示一個紫色風(fēng)技能,其中5個碎片位置都是空的,這時候千萬不要換界面,保持在奪寶界面繼續(xù)點空的技能碎片位置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這個技能還能夠搶奪。
說了這么多也累了,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爬上“高層”,特別是7層,獎勵是玄鐵鑰匙哦!
仙劍奇?zhèn)b傳鎖妖塔怎么過?仙劍奇?zhèn)b傳鎖妖塔7層通關(guān)經(jīng)驗
提問者采納
2015-01-05
